當家裡的孩子開始換牙,面對那顆搖搖欲墜的小乳牙,許多家長心中難免會有些疑問和不安。
這段兒童牙齒生長的黃金時期,不僅關係到孩子未來的恆牙排列,也影響著他們的口腔健康與咀嚼功能。
身為牙醫師,我了解各位家長的擔憂。
這篇文章,蔡昆志醫師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,帶你完整了解兒童牙齒換牙的每個重要階段,並探討什麼時候該考慮兒童早期矯正,陪伴你與孩子安心度過這段重要的成長旅程。
掌握兒童牙齒生長關鍵期,換牙與早期矯正一次搞懂!
孩子的成長有許多里程碑,而牙齒生長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環。
從第一顆乳牙萌出,到恆牙完全取代乳牙,這是一個充滿變化的過程。
了解這個過程,能幫助家長更從容地面對孩子口腔發育的每個環節。
乳牙生長順序與時間表
通常,孩子在約六個月大時會萌出第一顆乳牙,到大約三歲左右,二十顆乳牙會全部長齊。
一般來說,乳牙的生長順序是:下顎兩顆正中門牙 → 上顎兩顆正中門牙 → 上下顎側門牙 → 第一乳臼齒 → 乳犬齒 → 第二乳臼齒。
雖然每個孩子的生長速度不盡相同,但了解這個基本順序,能讓你初步判斷孩子的牙齒發育是否在正常範圍內。
換牙從何時開始?家長該如何配合
兒童牙齒換牙通常在六歲左右開始,由下顎正中門牙率先脫落,恆牙也隨之萌出。
這是一個自然淘汰的過程,乳牙會因為下方的恆牙推擠,牙根逐漸被吸收而變得鬆動,最終自行脫落。
這個階段,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用手搖動鬆動的乳牙,幫助它加速脫落,但要記得保持手部清潔。
若乳牙已非常鬆動,也可以讓孩子多吃蘋果或芭樂等稍硬的食物,透過咀嚼幫助牙齒自然脫落。
牙齒長歪怎麼辦?
當恆牙萌出時,你可能會發現新牙齒的位置或方向有些不對勁,甚至看起來有些歪斜。
這是兒童牙齒生長過程中的常見現象,不一定代表需要立即矯正。
有時,這是因為新長的恆牙體積比乳牙大,需要一些時間調整位置。
然而,若你觀察到恆牙萌發方向明顯異常,例如朝向舌側或頰側萌出,或有其他牙齒萌發受阻的狀況,則建議帶孩子到牙醫診所進行檢查。
兒童牙齒生長圖與時間軸參考
為了讓家長更清楚了解兒童牙齒換牙的整個歷程,這裡提供一個簡要的時程參考:
- 0.5歲 – 3歲: 乳牙全部長齊,共20顆。
- 6歲 – 8歲: 換牙初期,下顎正中門牙與第一大臼齒開始萌出。
- 8歲 – 10歲: 換牙中期,側門牙與犬齒陸續替換。
- 10歲 – 12歲: 換牙後期,第二乳臼齒與第二大臼齒開始長出。
- 12歲: 恆牙基本長齊,共28顆(不含智齒)。
兒童牙齒換牙過程常見問題
在孩子換牙的過程中,家長常會遇到一些狀況,感到不知所措。
了解這些常見問題的成因與處理方式,能讓你更有信心地面對。
恆牙長出但乳牙還沒掉怎麼辦?
這就是我們俗稱的「雙排牙」。
當恆牙已經萌出,但上方的乳牙卻沒有脫落時,這顆滯留的乳牙可能會阻礙恆牙生長在正確的位置上。
這種情況下,建議盡快尋求牙醫師協助,透過專業評估判斷是否需要拔除乳牙,以免影響恆牙的正常排列。
前門牙縫隙很大是正常嗎?
不少家長會發現,孩子剛換好的兩顆上門牙之間縫隙很大,擔心牙齒會不會長不好。
這其實是一種常見的「發育性牙縫」,它通常是暫時性的。
隨著旁邊的犬齒長出,這些縫隙會逐漸關閉,因此不一定需要立刻進行矯正。
不過,若縫隙過大且有其他咬合問題,建議還是由牙醫師進行專業評估。
乳牙早掉會影響咬合嗎?
如果乳牙因為蛀牙或外傷而提早脫落,旁邊的牙齒可能會因為沒有支撐而往空缺處傾斜。
如此一來,等恆牙要長出來時,空間就會不夠,導致恆牙生長位置不正確,進而影響咬合。
此時,牙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空間維持器,來確保恆牙有足夠的生長空間。
把握黃金期!兒童早期矯正該從何時開始?


兒童早期矯正是近年來備受重視的牙科項目。
它與傳統矯正不同,並非以單純排齊牙齒為目的,而是透過在發育階段進行牙齒矯治,引導顎骨正常發育、改善咬合不正,為未來恆牙的良好排列打下基礎。
什麼是早期矯正?
兒童早期矯正(或稱「第一階段矯正」)通常在乳牙與恆牙混合齒列時期進行,大約是6至10歲。
它與成人矯正最大的不同在於,前者主要在引導顎骨生長、改善不良口腔習慣(如吸手指、吐舌),並為恆牙預留足夠的生長空間;而後者則是在恆牙完全長齊後,以排齊牙齒、建立穩定咬合為主要目標。
簡單來說,早期矯正是在「地基」階段就進行修正,讓後續的建築(恆牙)能更順利地蓋好。
哪些孩子適合早期矯正?
早期矯正的適應症相當多元,主要針對影響顎骨發育和咬合的問題。
若你的孩子有以下狀況,建議可以考慮由專業醫師評估:
- 戽斗(下顎骨發育過長)
- 上顎骨發育不足
- 開咬(前牙無法咬合)
- 反向覆蓋(俗稱「地包天」)
- 嚴重牙齒擁擠
- 不良口腔習慣(如吸手指、口呼吸)
常見矯正方式有哪些?
根據孩子的具體狀況,早期矯正的方式有很多種。
最常見的包括:
- 擴弓器: 用於擴大上顎骨,為恆牙爭取更多生長空間。
- 功能性矯正器: 藉由引導下顎位置,來治療戽斗等骨骼發育問題。
- 部分矯正器(局部傳統牙套): 用於單獨移動幾顆牙齒,解決局部擁擠或錯位。
- 隱形矯正: 部分輕微的牙齒排列問題,也可以透過兒童專用的隱形牙套進行改善。
幾歲開始評估最好?
台北牙醫推薦蔡昆志醫師建議,孩子在6-8歲左右,也就是換牙初期,就可以進行第一次的牙齒生長評估。
此時醫師可以透過專業檢查,預測未來牙齒生長的趨勢,並及早發現潛在的發育問題。
越早評估,越能把握矯正的黃金期,讓後續的治療變得更簡單。
家長最常問的兒童牙齒生長 FAQ
我們整理了家長們最常提出的幾項問題,希望為你提供更全面的解答。
牙齒一直長不出來怎麼辦?
一般來說,恆牙萌發的時程有其規律,但如果超過正常的時程(例如超過半年),而相應的恆牙還沒有任何萌發跡象,建議帶孩子到牙科診所進行檢查。
這時醫師可能會透過X光片,了解恆牙在牙骨中的位置、是否有阻生,或是否有其他發育異常。
換牙時牙齒顏色變黃是正常嗎?
你可能會發現,孩子新長出的恆牙,顏色比旁邊的乳牙黃。
這其實是正常現象!
因為恆牙的琺瑯質天生就比乳牙更厚、更透明,內部牙本質的黃色更容易透出來。
因此,牙齒顏色略微偏黃,並非代表蛀牙或牙齒不健康,請家長們不必過度擔憂。
換牙可以拔嗎?要拔到什麼程度?
如果乳牙已經非常鬆動,孩子可以嘗試自己搖動或用舌頭推,讓它自然脫落。
若乳牙仍很穩固,但下方恆牙已經長出來,或是乳牙因為蛀牙而影響到恆牙發育,這時就需要由牙醫專業評估,在適當時機拔除。
千萬不要隨意自行拔除尚未鬆動的乳牙,以免造成感染或其他傷害。
選擇專業牙醫,長期陪伴孩子的口腔健康。
【台北牙醫推薦】蔡昆志醫師擁有扎實齒顎矯正專科訓練,並專注於為每位患者制定專屬治療計畫。
除了是國際隱適美Invisalign認證醫師,也是德國Dentsply Xive植牙專科醫師。
至今已獲得千名患者見證、推薦,能提供你與孩子安心的專業照護。
有任何關於兒童牙齒生長與矯正的疑問,歡迎隨時聯絡蔡昆志醫師,由專業團隊為你服務。
- 延伸閱讀:兒童蛀牙和甜食關係大,家長可以怎麼做?
- 延伸閱讀:兒童牙齒不整齊怎麼辦?兒童隱適美矯正懶人包
- 延伸閱讀:拔智齒矯正是否要同步進行?搞懂3種智齒情況,讓矯正更穩定